找到相关内容104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历史之镜:庞贝古城毁灭的启示

    由于过早陷入了情欲之中,不仅自身受到伤害,而且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造成这种败坏人伦现象和变异观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没有了心法的约束。无神论将几千年来人们的道德准则和对神佛的信仰彻底破坏。...

    zt

    |因果|邪淫|坏苦|无常|报应|道德|

    http://www.fjdh.cn/article/2011/03/23320533659.html
  • 人生颠倒是情痴——摘自《红尘觉悟》

    千方百计交洋朋友,嫁个老外好出国。这种虚假的两性之爱,是很难有所善终的。 爱情是虚幻的,在情欲驱使下追求虚幻的爱情;就会迷失人性的真实,在无明愚痴中陷于永不超脱的痛苦泥沼;或饱尝摧心裂肝的单相思之苦,或低回彷徨于失恋的悲忿,或经历生离死别的折磨,或担惊受怕于被恋人抛弃,或揣揣不安于婚姻的维系,或内心撒裂于多角恋情,或蒙受耻辱于爱人的不贞,或遭受愚弄于情场老手的欺骗……。不仅如此,被情欲所迷惑的人,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2044576.html
  • 人欲之分析与治理

    。因此,人欲是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的。   一.人欲之分析   所谓人欲,若要分析它的内容,洵非一言可尽的,这好象一块物质,把它放置化验室分析起来,有同样的复杂情形!   一、有情共欲。有情欲的生物,曰有情,这欲不仅人类专有,凡三界之有情众生均有,所以称做有情共欲。人是有情欲中之一类,差不多就像说人是动物中之一种。有情的共同情欲,又叫做根本欲。此根本意欲生来就有,而且不知不觉的就有。这可分为四...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2344734.html
  • 自力的因与他力的缘

    念佛,但临终时为病苦所逼,念佛的心“提不起”,或贪恋世间情欲以及子孙、财物的心又“放不下”,这就是“不具自力的因”。  若临终时,没有善友来开导,亦无人助念佛号,又遇无知家属搬动哭泣而破坏正念,无奈口...

    余绍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4644964.html
  • 正確的行腳

    滅絕煩惱,捨棄自負,超越每一個情欲的路徑,自我調御,完全沈穩沈靜這樣才算是正確的行腳。   他有信心、有見識,見到解脫之道,在團體中不搞小圈圈,祛除了貪婪、瞋怒和厭惡,這樣才算是正確的行腳。   他純淨...

    張慈田 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1145176.html
  • 论慧远大师德佛学思想

    以情累其生”去情而存神,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一旦泯灭情欲,破除迷执,神就得到清净解脱,达到无有生灭的涅槃境界。  大师的神不灭理论,最大的特点是根据...也就认识了自己的本性。他的神形关系说已注進了佛教的生死轮回,涅槃解脱的思想,认爲情欲是生命流转,又是生死轮回的原因。而神又是一切情欲活动的基础,一切生命的总根源都庄于神,由情化而成的生命,二形是有生死...

    果 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1849789.html
  • 女性在佛教中的地位如何?

    的姨母大爱道,比丘大众谁说不敬?在经律中提到,女性是诱发比丘情欲和贪欲的根源,为了防止欲火中烧,故对比丘们说女身不净,以女身为对象而修不净观。这是在修持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及防范措施,未必表示对女性的...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3550513.html
  • 观身

    日常生活的实践上,是有所需要的。 (一)语言、行为尽量朴直、单纯,可减少其后续力的干扰。 (二)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运动量足够。 (三)不放纵感官、不耽溺情欲,不动气,不猜疑。 ...

    张大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0853208.html
  • 龙华会·浴佛节

    的众生——这就是佛教寺院传统的龙华会的“渊源”。  弥勒佛本来的塑像是眼观鼻、鼻观心,摒绝情欲,超凡脱俗,一副庄严法相。中世以后,怎么变成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了呢?其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贾默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85653630.html
  • 欲盖弥彰

    ,然后和气可以致祥,便叫做羼提波罗蜜(即忍辱工夫);能澈照究竟,了无翳障,然后一切烦恼付之一炬,便叫做般若波罗蜜(即智慧无碍);能限制情欲,荷养天真,然后使心境中清净无垢,便叫做尸波罗蜜(即严修戒行)...

    雪 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05753745.html